关于北京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待dai)及新词,认读6个字。
2、自选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从第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两句话抄下来。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产生愿意在 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知道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
教学难点:
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 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有关笋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
投影
教学课时数
1
板书设计:
23笋芽儿
谁在呼唤:春雨姑姑 竹妈妈 雷公公 小草弟弟
笋芽儿变化:撒娇、懒觉 吓住 向上钻 脱、长成强壮竹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出示课题,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笋”字。
同学们:见过笋芽儿吗?生介绍了解到的有关笋的资料。
师补充。
二、检测预习
1.读生字,准确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投影出示词语,读一读。
弹奏 黑乎乎 扭动 央求 撒娇 瑟缩
叨唠 暖烘烘 滋润 阻碍 强壮 裹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喘、烘、润”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
3.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阻碍、照射、自豪。
4.动作演示识记。如,喘气、阻拦。
5.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山冈、笋。
6.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7.写字指导。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了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 )。
四、作业:
1、写生字,组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笋芽儿,看看小笋芽儿是怎么长的?
二、朗读感悟:
观察插图,激发兴趣。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2.教师范读,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读读,画画,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的呢?读一读。
(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
(2)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
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读。
小草长出来了吗?高兴吗?读一读。
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继续读课文。
4、读全文,想一想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漆黑 沉睡 撒娇 呼唤 唠叨 爱抚
滋润 照射 温暖 自豪 健壮 叽叽喳喳
2.句子积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
3.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4.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四、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编一条谜语。
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
五、扩展运用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
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
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配乐朗读、自配乐曲歌唱等。
北京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你印象中的北京是怎样的?
3、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北京的的。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 ……此处隐藏5852个字……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写香味的是哪一句?
(1)指名读:你能把这香味读出来吗?
(2)评价:你们闻到这酒肉的香味了吗?
(3)再读-男生齐读师:这就是浓浓的年的'香味呀!
写颜色的是哪一句?写了哪些颜色?这色彩、这景象让人一下感受到过年的—喜庆
(1)指名读:能通过朗读把喜庆传递出来好吗?
(2)多喜庆呀!女生一起读
写声音的是:引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联系你们的除夕夜,在这灯火通宵的夜晚除了鞭炮声还可能有什么声音?(歌声、笑声、谈话声等)这个晚上大家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就叫——守岁。知道守岁意义吗?(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除夕也是团圆之时呀,引读——“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团圆饭,守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年的情味儿。
闭上眼,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热闹团圆的除夕之夜吧!
过年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着这喜庆的爆竹声,听着这欢快的音乐声,你似乎看见了什么样的场景?回忆起怎样的画面?
除夕真热闹啊!让我们再来体会体会。
这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看屏幕,读——
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读
这还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读
一句话一番景,老舍的语言就是简炼。
2、正月初一
过渡:如果说除夕是繁忙、热闹的,那么正月初一就是——悠闲、快乐的,所以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都写了有哪些悠闲、快乐的事?最快乐的是(逛庙会)逛庙会,这也是北京老百姓过年的一个传统风俗。谁知道什么叫庙会?
(出示课件) 一起逛逛庙会吧!庙会是小孩儿和年轻人的快乐世界。可买一大串的糖葫芦和棉花糖,可以欣赏无数的彩色风车,可以看各式各样的表演。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齐读第九自然段,一起再感受一下初一的快乐。
3、元宵节
过渡:如果说元宵是春节的一个**,那元宵的**就是——(花灯)找出描写灯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指名读)自由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出示课文插图)引读——同学们看课文的插图,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元宵的红火、美丽,读出这浓浓的年味。
同学们看过我们今年元宵灯会吗?老师拍些灯会上照片请你们欣赏欣赏,能用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写写你看到的花灯吗?
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观灯赏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畅,怪不得老舍先生由衷赞叹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四、阅读练笔,课外拓展
1、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到北京的春节那浓浓的年味,这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
2、拓展阅读:其实不同的人感受的春节是不一样的,梁实秋就不特别喜欢过年,斯妤又觉得过年是大忙特忙。课后请大家读一读“阅读链接”。
3、小练笔:你眼中的春节又是什么样的呢?写下来。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时间为序 详略得当
北京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⑴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⑵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⑶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⑷指导:
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⑴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②说说你看了什么?
③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⑤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⑵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②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④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⑤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⑶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①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②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③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④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⑤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