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20 19:51:08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领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苏州和杭州适宜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2、广东省新会市有一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猜一猜:为什么叫鸟的天堂?(这里适宜鸟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鸟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二、读通课文

1、初读全文,谈谈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学习:不可计数──数的第三声调 应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读全文,指名练读重点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欢读的句子)

三、研读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鸟的天堂”,盛名远扬,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蜂拥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鸟。可是,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读课文,用“──”划找写大榕树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体会榕树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无以数计 无数 数不清 )

b.重点指导读:真是一株大树。( 通过校园12亩大感知18亩榕树的大 , 读出恍然大悟、惊奇、赞叹的感受)

c.指导读整个句子,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朗读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体会榕树的茂盛。

“鸟的天堂”其实是一株枝干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树根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仿佛卧在水面上面积有18亩的大榕树。看着看着,巴金爷爷发出了深深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词,使你体会到了绿叶的多?(一点儿,区别:一簇和一片,堆和叠)

(2)句子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句子,同时体会体会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读。

5、作者没有看到鸟,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树写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体会榕树适合鸟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过渡:巴金爷爷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看到一只鸟,但是他看到了枝繁叶茂的适合鸟儿生活的大榕树,他知道了当地人特别珍爱这里的环境,特别珍爱“天堂”里的各种各样的鸟。鸟儿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四、研读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学生读文,用“( )”划找:那些文句让你感受到天堂中鸟特别多,生活特别快乐,特别幸福。

2、指导读句子,感受鸟的多。

(1)句子1: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a、区别“热闹和吵闹”体会鸟多,生活自由、快乐和幸福。

b、指导朗读,感受鸟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读,感受鸟的多。

b、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缓、优雅读,感受鸟的多。(给人想象的空间,体会大作家沉醉其间的感受)

3、指导写句子,感受鸟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看似朴素的句子,精妙地写出了鸟的多,云的变化快,千岛湖鱼的多,足球比赛传球得快,烟花的美丽等等都可以套用着写。(如:湖中的鱼真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条,又错过了那条,看见了那条,另一条又游起来了。)

4、指导说句子,感受鸟的乐。

句子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如果你是画眉鸟,你想对其它鸟、游客、当地的人们和巴金爷爷说些什么?

五、研学最后一节。

1、教师范读。

2、“我”留恋什么?(我留恋那郁郁葱葱的、不断释放生命力的大榕树,我留恋天堂中自由、快乐、幸福生活的各种各样的鸟儿,我留恋真真切切的“鸟的天堂”。)

3、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写广告词。

“鸟的天堂”享誉国内,要想誉满全球,必须打造品牌。我们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们一起来写写广告词。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 ……此处隐藏21108个字……整体感知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二、局部感悟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三、换位整合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四、拓展体验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

1、读: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

3、画:

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质疑:

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练习读课文:

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2、交流:

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课件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⑴ 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有许多根……”

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两株”“真是一株”,并播放录像,讲述其占地面积达20多亩,读出榕树之大。

⑵ 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① 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堆”“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想象。

(这句话写出了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丽。)

“簇”“堆”说明树叶的多和茂密。“那翠绿……”说明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作者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出情,读出味儿来。

② 教师小结:

是啊,同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不一样,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③ 学生自由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⑶ 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 某一学生读后,请其他学生说说读得怎么样。

② 教师指导读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间的逗号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画眉……好听”“到处……到处……”等,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③ 齐读。

3、配乐、配画齐读这些句子。

4、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赛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小结:

作者笔下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这里不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好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去创造美好的天堂吧!

五、结合实践,引导创造美

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美景图:

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及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2、《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吧!

⑴ 以雏鹰小队为单位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电池污染、工业污染等,写出调查报告,利用班队会进行交流,提出治理规划。

⑵ 组织环保宣传小分队,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人们都投入到环保中来。

3、让学生参加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