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20 19:50:19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大榕树的壮观。

【教学重点、难点】

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天堂”)

问:“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美好的生活环境。)

2、(板书“鸟的”,构成课题──“鸟的天堂”)

问: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

(让鸟儿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3、导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南国领略鸟的天堂的风采。

二、初读质疑

1、找中心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体会作者游了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

2、质疑:

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一起读句子,有什么想问的吗?

(前一个指大榕树,后一个指鸟儿生活的乐园。)

(板书:榕树、乐园)

3、介绍榕树:

为什么说这棵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呢?哪位同学课前搜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棵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

(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

三、体会榕树的壮观

1、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来形容这棵榕树吗?

(板书:枝叶繁茂)

2、研读句子:

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读懂,记住它,待会儿咱们来交流;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⑴ 生自由读、思、划。

⑵ 交流:

自己读懂了哪些写榕树的词句?

⑶ 重点学习第8小节。

3、体会作者情感:

师小结:多么壮观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指导读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解疑:

对于写榕树的这部分,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5、小结写法: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方面写大榕树的?

四、总结

“鸟的天堂”真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可是树上却没有一只鸟。真是这样吗?下节课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

课时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榕树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教学方法:

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录音机,绿叶,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作者是谁?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的生花妙笔走进鸟的天堂,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学习课文,品读悟情

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幻灯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齐读,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为什么鸟的天堂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引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再读书,再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吧。

2、学习作者写榕树部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节,说说哪些地方读懂了,谈谈你的体会;哪些地方未懂,做上记号,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

(2)资料介绍榕树,简笔画展示。

(3)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指出榕树枝、干、根、叶的位置,体会榕树特点。

(4)抓重点词句,畅谈体会。

(5)指名生读,教师范读,总结朗读方法。

(6)感情朗读,品读悟情。

(7)认识静态的描写方法。

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第二次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次感受不同?

3、学习作者写鸟的部分(运用以上学法自学)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鸟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展示各自手工制作的鸟,以趣激情。

(3)师生合作,模拟演示,创设情境,激活参与。

(4)认识动态的描写方法。在今后的读书写作中要积极运用动静结合法,这样对文章理解更深刻,写作也就更生动。

(5)看幻灯,听录音,谈感受。

(6)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7)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解题释疑。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大榕树,抓住了榕树大、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的的静态美。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许多鸟,抓住鸟多、快乐的特点,写出了鸟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的热爱之情。

四、设问促思,升华情感

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榕树下,看到了这活泼可爱的鸟儿,你会怎么做?

五、砥砺思维,拓展延伸

看,这精致的笼中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学了这一课,你一定明白该怎么做了(学生放飞)。望着这只久居笼中,而后展翅飞向蓝天的鸟儿,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说,可写,可画,可唱)

六、板书设计:(略)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领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苏州和杭州适宜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此处隐藏23943个字……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的鸟。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时间不同(注意使学生知道经过深入学习后还会有新的理解)。课文重点部分是写两次所见到的景象。鸟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树等。如果学生没有谈及这些重点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定的问题引导:如课后的思考题1、2]

3、以小组汇报形式,全班交流:小组内没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谈谈学生认为已经解决的但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

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时却看到了 ,他感到 。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学生的质疑情况: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肯定那些能围绕重点内容提问的同学,对简单的问题生生之间交流解决;或者根据学生实际予以提示:课文介绍的是“鸟的天堂”,我们提问应该围绕重点内容:可以读一读书中描写大榕树的语句和关于“鸟的天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来提出或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筛选较好的问题,教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3、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4、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5、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是鸟的乐园(或世界)?

7、“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四、全班共议明确学习方向:

师: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可以把它们作为进一步研读课文的一个学习目标。

1、谈话明确学习的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必须抓住写大榕树和写鸟的这两部分重点内容,并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考虑。

2、鼓励学生试针对自己学习的需要自拟学习方案。

3、交流展示学生的自拟学案情况。(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把握学生情况,选择一份或几份学案,师生共同进行修改和补充(如果生有困难,师给予提示:我们要读懂课文,不外有这些办法:可以读一读,动笔画一画,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一读,反复体会, 还可以边读边思考,边想象,与同学共同讨论、利用资料等))

4、(出示学案):

师:老师这里设计了两份学习方案:(假设: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则出示将学案2与学案1调换顺序的学案,逐步引导学生自拟。)

3、指名读学案,说明:你可以用自己拟定那份学习方案,继续研究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选择老师给的方案,还可以参照老师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但教师更欢迎同学自拟学案。如果你们需要老师提供帮助,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4、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自学或自拟学案自学(师统计学案的选择或拟定情况,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伴共同学习。)

五、学生自主探究(机动):

六、课后提示:

多搜集一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可以展示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问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提供帮助。(时间依生实际确定)

三、统计学案情况,以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组织交流。

㈠假设按学案(A)学习的同学占多数:(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先说明自己喜欢的景象,读找到的语句,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介绍)

A:介绍大榕树

1 大:许多棵 窄

叶:多、密、绿 (堆、簇、缝隙)

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颤动(看录象)

2 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

①叶多②枝干多③生命力强④作者由衷地赞叹(评价)怎样读好?(当学生谈到第8自然段时,可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试背诵)

3、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投影)夕阳西下,灿烂的红霞染红了河水。我们的小船在宽宽的河面上静静地流动,远远地 小船渐渐前行,逼近了大榕树,这次我 望着这株奇特的大榕树,我不由得

B:导入介绍“鸟”

朋友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而我却没有看到一只鸟,我感到 ;而当我在第二天再次经过时,却感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仿照刚才我们叙述介绍大榕树的方法,试自己学习一下众鸟纷飞的情景。

1 、鸟多:到处、到处

大 小 花 黑 应接不暇

快乐:叫、飞、扑

(生谈到哪儿就练习读一读,可以背诵第12自然段)

提问:你觉得在这里鸟儿生活得怎么样?

(看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众鸟纷飞的场面吧!

提问:你认为这个地方怎么样?

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树梢,朝阳照亮了河面,我们的小船又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 后来 接着 。我虽然注意地看着,但是 。忽然我看见了 鸟儿生活在这里,真是

若B A

导入:鸟儿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感到了它们的幸福和快乐。而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是感到 。谁学习的是这部分请先来汇报一下。

处理(一)以后,询问按学案(二)学习的同学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处理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等问题)

※然后练习用因果关系的句式回答问题。

C:最后结语下课。

㈡假设按学案(二)学习的同学占多数:(汇报提出的问题,并说明自己是如何读书解决的。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

1、指名小组汇报

榕树 (同前)

鸟儿 (同前)

2、用因果句式,结合上面问题练习说话。(质疑)

※3、结合学案(一)的要求试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结语:(看板书)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作业:1、搜集一些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2、有兴趣的同学读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大榕树和鸟的段落,有兴趣的同学练习说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