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时间:2025-05-20 19:49:05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合集7篇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合集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 篇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新时代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事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规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要求和安排,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高质量做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拟定宣传工作方案如下:

一、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底前)

此阶段以普及式宣传为主。结合此次普查的特点,为后续各阶段宣传工作打好基础。配合普查各阶段工作,陆续推进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方配合、依法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

1、召开经济普查宣传工作会(7月)。根据省普查办工作安排,召开全镇经济普查宣传工作会,统一部署普查宣传工作,协调各部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宣传工作。

2、四经普概况、各阶段工作进展等,传播普查知识,强化配合意识,提升经济普查宣传效果。

3、以经济普查为主题举办第九届“中国统计开放日”(9月)。通过开放日这一重要的日子,深入宣传介绍经济普查,讲述普查人和普查故事,号召社会重视普查、支持普查,依法接受普查。

4、利用LED大屏开展宣传(11月底前完成)。同时滚动播放公告与宣传标语,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普查各个阶段的不同任务,为宣传月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在“宣传月”掀起全社会动员的高潮,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支持、配合经济普查工作。

5、开展宣传月系列活动(12月)。12月为普查宣传月,在此期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将宣传工作推向高潮,为即将开展的现场登记提供舆论支持。号召社会支持配合。

6、宣传普查人员,弘扬统计精神(全年)。由镇第四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宣传组具体组织开展,调动各地经普办宣传力量采访报道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示普查人员求真务实、严谨专业、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

7、 加强宣传效果。发布普查动态、科普普查知识,让广大社会公众知晓经济普查,要做到普查工作“家喻户晓”。

二、现场登记阶段(20xx年1—5月)

此阶段以宣传普查现场登记实况为主。宣传经济普查科学严谨,普查人员敬业奉献;并根据具体情况,曝光不配合普查或者提供虚假数据的典型案例,起到警示作用,号召依法接受普查。

1、宣传报道现场登记首日情况。请有关领导到普查登记现场考察工作情况,并看望普查工作人员。以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度和公众的关注度。

2、报道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报道普查中的真实事例与感人故事等。

工作方案 篇2

为了改善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新县,实现县城乡园林化,为建设次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基础,根据《县城乡园林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县大地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县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县城、乡镇、村庄、道路、河流、荒山荒坡“六位一体”,统筹实施六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县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带化、河流湿地生态化、荒山荒坡全绿化,使县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美。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生态优先,产业促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项目整合,共建共享。

三、工作任务

20xx年全县绿化总面积32350亩。其中:道路绿化长度110公里,面积1270亩;城市绿化1500亩;镇绿化750亩;村庄绿化26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10个;河流湿地绿化长度11.3公里,面积1230亩;荒山荒坡绿化25000亩。

四、建设标准

(一)道路绿化高速公路两侧营造5—10米的绿化带,国道、省道两侧营造不少于5米的绿化林带,县、镇公路两侧营造不少于3米的绿化带,镇村公路两侧各至少栽植一行乔木。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常绿乔木、灌木等,做到乔、灌、草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主要栽植垂柳、中槐、塔柏、红叶李等,其中垂柳、中槐、红叶李要求胸径统一在3厘米以上,塔柏苗高1.5米以上。

(二)城市绿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宜绿化土地全部绿化,无裸露地面。突出植物造景与周围的环境、建筑、绿地有机结合,常绿、落叶树种的配置合理,观叶、观花、观果树种齐全,植物造景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一是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城市门户、城市水系绿化,重点抓好团状、带状森林景观和特色街道;二是加强城市街头绿地、广场、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通过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以乡土树种为主,栽大树,栽古树,广植树木花草,使单位庭院绿化与城市公共绿化相互辉映连接成片;三是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抓好城市公园改造和新建;四是在县城郊区周边建设50-200米集防护、景观、休闲为主的团状、带状森林;五是大力建设“劳模林”、“党员林”、“三八林”、“共青林”、“纪念林”、“企业林”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林,开展多种形式的绿地林木“认养”、“认建”、全民义务植树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标准为胸径5厘米以上中槐、刺槐、香椿、法桐等,苗高3米以上塔柏、侧柏等,苗高30厘米以上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叶小檗、豆瓣黄杨、冬青、龙柏等,苗高50厘米以上月季、木槿等花卉。商业门店按店面大小在店内外摆放鲜花每间不少于3盆(不含假花)。

(三)镇绿化按照镇所在地城镇绿化现状,高标准建立符合镇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系统,既要有与市政设施相配套的园林休闲绿地,又要有乡镇周边的生态防护绿地。以乡土树种为主,配套生态景观树种,落叶乔木胸径3厘米以上,常绿乔木苗高1.5米以上。

(四)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开展以庭院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家园建设,实现路渠、街道、庭院全面绿化,围村片林50亩以上,实现“一片庭院一个特色,一个村庄一片森林”。街道绿化:街道两侧以栽植吸尘效果好的干杂果树和有经济价值的常绿高大乔木树种为主,合理搭配灌木、花卉和草皮。村庄四旁绿化:村内空地和村旁空地进行植树种花,以栽速生林、常绿混交林和干杂果经济林等为主,形成环村生态防护林。广场绿化:每个广场保证6棵以上乡土大树,做到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棚架和花卉草皮合理搭配,为村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活动场所。绿化树种及 ……此处隐藏11760个字……护用房或保护展示棚、监控设施、消防设施、核心保护范围内重要部位的土地平整、排水供电系统、防洪工程、必要的护栏、界碑或界桩等。对于可移动文物,要建设标本库房和保护展示用房,并配备必要安防、技防及环境控制设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包括:针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项目,结合当地相关的企业或个体生产者,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建设生产制作展示、传习培训等准公益性场所。针对植根乡村的节庆活动、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市政府成立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统一协调督导,并明确相关责任和分工。

市住建局:负责组织有关乡镇对村庄传统建筑、选址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调查及传统村落申报;组织、指导有关乡镇开展传统村落建筑档案制作、保护规划编制、资金的申请和上报等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审批有关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认定,以及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实施;指导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及验收等工作等。

市文广新体局:负责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提供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情况等相关资料;确定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提名,交领导小组审定;协助有关乡镇完成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的认定、公布、档案建立和保护标志的设立。

市财政局:积极争取上级保护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落实保护利用的相关扶持资金。负责传统村落项目资金评审,配合相关单位监督传统村落项目招投标工作;负责政府采购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拨付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专项资金。

市发改局:负责传统村落修缮、修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立项审批等工作;积极向上争取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多渠道筹措土地指标,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用地服务和保障。

市环保局:结合水利局、各乡镇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协调配合农牧局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市旅游局: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加速景点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具备条件的传统村落纳入旅游线路。

市公安消防大队:制定专业消防保护规划,在传统村落村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提请政府加大对传统村落消防的资金投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管理,指导传统村落村组建专职消防队伍,做好培训义务消防队伍工作,提高传统村落抗御火灾的能力。

有关乡镇:传统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为项目责任主体单位,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本方案要求,完成国家级传统村落冶陶、伯延、安子岭、固义、白府、朝阳沟等村庄的保护工作。

(二)严格落实规划,确保科学保护。保护发展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依据。传统村落所在乡镇政府负责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设计文件、项目工程量清单、施工图预算。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传统村落修缮项目及修缮项目资金安排表,由市财政组织评审核准,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备案。同时,在村委会、项目建设现场公示。

(三)严格建设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传统村落所在村庄是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直接责任单位,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有损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统风貌的建设行为。保护项目实施要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等有关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按期完成。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四)搞好宣传造势,营造保护氛围。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保护工程的宣传力度,普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争取群众认同支持,主动配合保护工程实施;要结合旅游发展规划开展工作,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的有机结合;要积聚社会各方力量做好保护工作。

工作方案 篇7

为科学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学校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充分学习借鉴先进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特制定本考察方案。

一、考察目的

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态势,进一步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为科学谋划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考察的对象

考察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在学校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特色突出的高校,与我校紧密合作的代表性行业企业。

三、考察内容

1.十二五事业发展成就和十三五规划设想

2.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理念、服务面向等顶层设计

3.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及改革方面的作法和经验。

4.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成就与特色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与行业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7.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层次人才管理方面的作法和经验。

8.教师教育类专业定位与改革调整措施。

9.实验室资源管理模式与成功经验

四、考察活动组织

组成3个考察组,以组为单位组织考察活动。

第一组: 参加领导: 参加单位: 联系单位

第二组: 参加领导:

参加单位:

联系单位:

第三组: 参加领导: 参加单位:

联系单位:

五、工作要求

1.各考察组由联系部门负责拟定详细考察方案,与考察单位联络,并协调本组考察事宜。统一由党办、院办向考察对象单位发函。

2.各考察组要高度重视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对考察对象提前摸底。各考察组既要全面调研又要有所侧重,并拟定详细的考察提纲,做好外出考察前的准备。参与考察人员要积极参与,积极学习考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办学经验,认真做好考察记录,注意收集经验材料。考察结束后各考察组向学校提交考察报告。

3.此次考察活动原则上安排在 进行,各考察组在学校安排的考察时间段内自主安排具体考察日程。每个考察组以3至4个考察单位为宜,考察人员要处理好考察与校内工作的统筹协调。

3.各考察小组需在 前将考察计划与经费预算送,统一协调确定各小组最终考察日程, 统一组织安排考察联络等相关事宜。

附:考察单位建议名单

附件:考察院校建议名单

考察院校建议名单注:表中所列院校为各考察小组提供参考,各考察小组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自行选择其他更符合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的院校。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