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通讯稿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通讯稿吧,需要使用通讯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你写通讯稿时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获奖的通讯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奖的通讯稿1初秋时节、瓜果飘香的8月14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贵阳市委大楼不停地传来喇叭声、掌声,人声鼎沸,时而抒发情感的娓娓讲述,时而充满激情的有序主持,这是市直机关工委为巩固落实好“三严三实”学习教育,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整顿机关作风,充分展现机关党员干部精神风貌,正在举办的“凝心聚力谋发展·树立党员好形象”微型党课决赛活动。
微型党课决赛前,市直机关93家近百个机关党组织按照市直机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发动所属1216多个党支部广泛开展了“微型党课”进支部活动,经过层层推荐选拔,42个“微型党课”优秀课件选手,分别进入4场预赛。通过初次角逐,11名选手崭露头角进入决赛,演绎着“百舸争流千帆竞”的激烈场景。在第2、3场预赛中,来自市地税局的冉文霞、张郁2位选手初露锋芒,分别以小组第1名的优异成绩闯入决赛。
为了确保决赛的公正、公平,决赛采取专业评委与大众评委共同打分的方式进行。专业评委由市委部分部门单位负责人、省语委会专家等等7人组成,大众评委由市直机关93家党组织负责人组成,分别以8:2的比例计入总分。
经过精心准备,决赛活动于下午2:00如期鸣锣。来自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委党校各2名选手和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土储中心、市商务局、市国税局各1名共11名选手,按照赛前抽签顺序,带着各自准备的“微型党课”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课和汇报展示。11名选手同台竞技,尽现风采。选手们演讲思路清晰、声情并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抒发情感,充分展示了个性化授课艺术:有的执着追求,放飞梦想,流淌诗意;有的敬业爱岗,默默奉献,洋溢馨香;有的幽默风趣,知趣横生,摇曳生姿;有的注重积累,智慧碰撞,滋养心灵。用他们热情、真挚、感人的语言向大家娓娓讲述着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干净干事、担当作为”的动人故事,用真切的情感讲述着“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四风整改、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用正能量传递出贵阳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铸造辉煌的不懈追求。
11位决赛选手凭借各自的实力和技巧,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公正、公平的.评选,市地税局张郁选手荣获决赛第1名,获得一等奖;市地税局冉文霞荣获第2名,与市国税局1名选手、市公安局2名选手同获二等奖;市委党校2名选手和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土储中心、市财政局各1名选手同获三等奖。前台评委分别为上述进入决赛各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为各机关党组织推荐参加预赛的其他选手颁发了优秀奖,并进行了合影留念。
最后,市直机关工委张洁书记对“微型党课”决赛活动进行了点评并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各机关党组织对“微型党课”进支部活动和竞赛活动的高度重视,组织有力有序有效。肯定了参赛选手为认真准备而付出的辛勤劳动;选手们演讲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内容涉及面广,讲理论以小见大、寓理于情、贴近实际;理论论点强,论据事例充分。竞赛活动非常成功,内容既实在又具体,达到了学习、交流、提升的目的。同时,张洁书记对今后开展好党建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⒈扎实开展好“微型党课”进支部活动,以此为载体,发挥好阵地作用,把其打造成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
⒉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干净干事、担当作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⒊按要求扎实做好党建各方面的工作,用党建工作取得的实效,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市局机关在此次市直机关“微型党课”竞赛中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囊括决赛一、二名,绝非偶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直机关工委的周密部署,得益于市局党组在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市局机关党委对“微型党课”的高度重视和周密安排,得益于参赛选手忘我付出,积极备战,精心准备,枕戈待旦,蓄势待发,得益于市局机关党办、电税中心、服务中心、相关党支部人员组成的竞赛后勤保障组的有力保障和筹备工作。有句话说得好:得春风,才得春雨;有春华,才有秋实。尤其是市局机关党委为了扎实地开展“微型党课”进支部活动,创新地制定了有关每季度开展“微型党课”竞赛活动的方案,促进了所属党支部每月开展好活动,激发了每个党员登上讲台上好“微型党课”的热情,在党员受到的锻炼的同时,发掘了人才;为了让参赛选手发挥出较好水平,市局机关党委杨激书记亲自组织参赛选手进行了3次试讲,邀请富有经验人员对其提改进意见,让选手对照试讲录相发现自己存在不足,对照镜子规范本人举止,进行精雕细琢,力尽精益求精。正是这执着、认真而辛勤地耕耘,使得2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喝彩,愿他们在今后创新地开展党建活动中协力争先,再铸辉煌。
获奖的通讯稿2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主办 举办的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选拔赛获奖名单已经揭晓,在此次比赛中,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信息工程学院共6人参加比赛,比赛中6人都为c/c++程序设计本科B组,其中,伍祥健同学获得湖北省一等奖,胡锟和张文平同学获得湖北省二等奖,郭亚彬同学获得湖北省三等奖,王成超同学获得湖北省优秀奖。获得一等奖的伍祥健同学,将代表信息工程学院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
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是为推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向软件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推动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进程举行的大赛。
在此次比赛前,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时间跨度有4个月之久。在准备阶段,由我院老师负责组织培训,老师和同学们不仅牺牲周末时间,同时还克服种种困难,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信息工程学院是第二次参加“蓝桥杯”软件大赛,此次比赛中再创佳绩。在第三届“蓝桥杯”软件大赛中,仅有3人参加,获得1个湖北省二等奖,2个湖北省优秀奖。这两次比赛分别由信息工程学院专职教师董慧慧老师和吴慧婷老师负责,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跟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息息相关。
据了解,信息工程院汪毅副院长表示:这次选拔赛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他很高兴。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从来都不要小看自己的`实力,只有敢去做才会成功。对于此次比赛,取得一等奖的成绩,汪毅院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学院的学子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可以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获奖的通讯稿3我校喜获全 ……此处隐藏9731个字……临沂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取得的良好口碑,建设公司在环保领域打出了气势,先后承建四川广安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甘肃白银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及重庆市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等项目,由此,建设公司在环保领域站稳脚跟,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施祖栋作为环保工程施工的资深管理者,随着项目而四处奔波,也因此被叫做“游走的项目经理”。
由施祖栋挂帅,目前在建的重庆市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位于江津区西湖镇,占地约350亩,20xx年11月开工,建成后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垃圾终端处理都会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垃圾填埋处理将成为历史。投入使用后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发电量接近135万千瓦/时,满足20多万户家庭用电,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建设公司已然成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施工领域的领头羊。
如此重大的工程,领导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施祖栋。施祖栋从山东回来后,先后负责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四川广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甘肃白银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项目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环保工程施工经验,形成了建设公司宝贵的资源库,为建设公司在环保领域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重庆市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在重庆市政环保产业发展中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是建设公司重点关注的焦点,项目工程浩大、施工质量要求高。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图纸滞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建设公司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以顽强拼搏、科学求实的精神,超前策划,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攻坚克难,狠抓项目建设的安全、进度和质量,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施工计划的全面落实,全力以赴推进该项目建设步伐。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施祖栋,依然奔波于施工前线,还是像当年那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爱发问,爱学习,他的办公桌上时刻都放着各个建筑领域的专业书籍。此时的施祖栋有很多头衔,“电气专家”、“环保专家”等等,他的谦逊和蔼,让同事们都愿意跟随他干工程。那句“千里之行,始于阁下”,施祖栋依然常常挂在嘴边,“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觉得不完整,“千里之行”,确实“始于足下”,更是始于大家的“足下”,没有哪个人能成就哪件大事,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他用这种诙谐的理解方式征服了大家,于是这句话便成了“名言”,所有人也都愿意为了这句“名言”而恪尽职守。
前几天,笔者看到施祖栋风尘仆仆地赶回公司,带走了一大箱的书籍和体育器材,我问他做什么用,他说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要创建“巴渝杯”优质工程奖,我开玩笑说:“施经理,您身上都那么多光环了,还要这个荣誉干嘛?”
“我要那座奖杯干嘛?那得公司的需要,我退休了,你们以后还要接着干呢,荣誉是你们前进的动力啊!”
施祖栋的回答,让我眼眶有些红润。他从进厂的那天起,几乎没有在公司机关呆过,一直奔走于项目上,从重庆走到山东,从山东走到甘肃,从甘肃走到四川,从四川又返回重庆,三十几年的风雨兼程,汗水洒在了需要他的热土上,光阴染白了他的鬓角,却改变不了那个不忘初心的灵魂。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到指挥“千军万马”的项目经理,时刻都在激励着年轻人努力拼搏;他是统帅,也是榜样,从为人处事到岗位工作,都散发着个人魅力,传递着一种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
施祖栋说:“我没有三头六臂,如果说我得到了一点点成绩,那也是依仗各位同事的力量,我觉得路还很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把所有的成绩都记在别人的头上,他有不竭动力,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是团队的精神领袖,是对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也正因如此,他被评为“重钢集团劳动模范”和“重庆市五一劳动模范”。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施祖栋的精神是可贵的,是应该被赞扬和传承的,让我们都记住那句话:千里之行,始于“阁下”。
获奖的通讯稿8我校喜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X等奖近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苏州大学落下帷幕经过紧张激烈的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我校学子在本次“挑战杯”竞赛中获得x等奖x项x等奖x项成绩喜人。
本次竞赛我校共选送2件作品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赵哲琇同学负责的作品《中心镇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基于浙江省15个中心镇的实践调查》获得x等奖;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夏思苑同学负责的作品《高效绿色合成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原料的绿色研究》获得x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1135件作品获奖(不含港澳)其中经全国组委会复审进入终审决赛作品为690件展示作品445件另外还有来自海内外与港澳台地区的千余名师生和专家齐聚江苏共享这一科技创新盛事。
据悉为备战此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建构了完善的“挑战杯”参赛服务体系调动了全校师生参赛的积极性在赛事开展期间校赛共收到359件作品其中选送27件作品参加省赛最终角逐出2件作品进入“挑战杯”国赛的舞台。
获奖的通讯稿9文化节“资讯达人魅力秀”活动总决赛完美落下帷幕
20xx年12月1日下午,在华英学校学生报告厅举行了20xx华英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资讯达人魅力秀”活动总决赛。这次极具创新意义的活动以其新鲜性、时尚性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活动过程中主持人的妙语连珠,参赛队伍的作品展示的精彩,拉票过程中的默契配合,以及现场观众的热情参与,让整个活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本活动特邀佛山市著名节目“话龙点睛”主持人龙建刚嘉宾在决赛后对十强队伍进行点评。他对我们华英学生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说“这次活动让他开心、开怀、开眼界”,“只有赢家,没有输家”,“这次活动让华英学生学会了关注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时事,我们的生活······”龙建刚老师的精彩到位的点评让全场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的掌声里不仅包含了对十强队伍优秀作品的赞赏,也包含了自己身为华英学子的骄傲!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政治科组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辛勤付出。
本次“资讯达人魅力秀”活动总决赛的获奖名单为:
冠军:初二(18)班“Forever。半成品”小组
亚军:初二(12)班“鞭策”小组
季军:初一(6)班“霸气五龙”小组
第四名:初二(1)真选组
第五名:初一(16)小康论事
第六名:初二(17)两点半新闻
第七名:初一(14)敏谈时事
第八名:初一(10)诙常2+1
第九名:初二(15)点睛天下
第十名:初二(16)波士学堂
十强参赛队伍的作品展示环节
五强投票环节
冠军“Forever半成品”小组
亚军“鞭策”小组
季军“霸气五龙”小组
龙建刚嘉宾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
文档为doc格式